(通讯员 王俊博 刘娇)2014年7月7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武当民俗文化调查团刘娇、李俊良等人走访了武当山志编纂委员会,受到办公室范学锋主任热情接待。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待尸歌”这一丧葬时所演奏的歌曲的历史渊源及歌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丧葬仪规不断简化。新型悼念方式如鲜花、网上祭奠方式层出不穷,“待尸歌”这种生动有趣的悼念方式逐渐消失。因此,对“待尸歌”现存的曲风曲调、创作类型及方式等文字影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讲明调查团的主要目的后,办公室的范主任还带领他们重点参观了地方文化书籍展厅,并指出了他们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提出要求与希冀。编纂委员会的姜主任也热心地带领该团成员参观了地方杂志展厅。在展厅里,姜主任为队员们展示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出版如《武当民间文学》、《武当民俗》等民俗文化书籍,并细心为他们讲解了当地民俗文化“待尸歌”的发展情况及收集资料参考书目。
在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时,姜主任肯定了该团走访有关文化部门,寻访民间乐师的可贵行为,同时他还指出了团队如今所走入的研究方向及方法的一些失误,他还建议该团应该通过实地观察,亲临白事现场,直接近距离接触到那些民俗文化艺人,在整个过程中用心去感受了解“待尸歌”文化。最后,姜主任对该团队员们提出希冀,希望团队能够把社会实践做好,为保护和抢救大十堰地区的民俗文化献上一份力。
通过此次调查学习,团队成员了解了“待尸歌”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并搜集整理唱词、拍摄演唱影像资料,考察武当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状况,了解了当地人们的民俗丧葬文化生活。 小资料:鄂西北山区处在秦陇、巴蜀、荆楚、中原等文化区的交汇处。武当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待尸歌就是武当民歌中风俗歌类的一种按地方传统习俗所保留下来的在丧葬仪式中演唱的歌曲,是武当孝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当地区重要的丧葬习俗,有着较长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