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践行核心价值观】杨立志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4年10月13日 21:42 余东 点击:[]


学校“明德论坛”第三讲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报告会今日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杨立志教授主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并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魂”   

报告会由纪委书记吴冰主持


本网讯(记者 雨坚)“中国二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包括道家的‘道法自然’、‘慈俭不争’等,包括佛教的‘众生皆苦’、‘慈悲为怀’等,现在看来能使社会和谐,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敬互爱,它们为中国人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告诉大家如何保持个人的身心健康,人和社会如何健康互动,人与自然如何保持和谐等思想和方法,这些理念至今仍有文化传承价值。”在 10 月 13 日 下午于逸夫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的学校“明德论坛”第三讲上,校党委副书记杨立志教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报告。


报告中,杨立志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出发点,从历史、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为切入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体系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教文化等5个方面作了全面深刻精彩的阐述,并结合鲜活的事例着重讲述了在当前大国、大时代的国际环境以及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在全社会、全校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实质和精髓。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杨立志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务,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1950E



杨立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特别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启发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我们更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重新找回中华文化的自信”,“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116C6



“我们住在道教名山——武当山下,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那么,道教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呢?” 杨立志认为,“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而在道教的文化传统中,道教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勤奋敬业的传统、诚实守信的传统、慈善积德的传统。


杨立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有启发,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


校纪委书记吴冰教授主持报告会,并指出,杨立志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对“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以及为什么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了深刻阐述,以文化的视角通过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解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梳理了清晰的路向。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权威的认同,对国家和他人利益的关切,对和谐宽容的追求,对个人需要和个体价值的谨慎态度,以及所达到的心灵自由、精神高度和人文理想、努力精进、行善积德等等,无不令人感慨并展示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FAEF



吴冰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从孩提时代父母老师的教诲,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我们相信,当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工作、生活中践行这些基本的价值准则,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不再孤单和荒芜,学校的事业将会取得长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成为现实。


副校长罗永革出席报告会。全校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各二级学院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代表与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