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杨立志教授莅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旅融合的武当民俗艺术数字化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训班,为30名参训学员带来题为《武当山玄帝造像的来源及手印的文化意义》的精彩课程,课程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先艺教授主持。
课程开始前,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杨先艺教授在致辞中对杨立志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杨立志教授颁发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授课专家证书。
首先,杨立志教授解读了武当文化,他说,武当山是道教圣地,道家道教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传承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道教思想的挖掘、整理和创造性转化。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道教历经2000年而经久于世,可见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杨立志教授阐述了玄武的内涵及历史演变进程。真武,古称玄武,民间又称为北帝、玄帝、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是道教尊奉的大神之一。真武作为民间的文化信仰,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形象:很早作为星宿神,战国秦汉时期的四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上老君的侍卫神,唐代的北极紫微大帝的神将,北宋的“真武灵应真君”,元代的“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代成为明朝的护国神。
在此基础上,杨教授进一步指出,玄帝造像不仅是道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玄帝造像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信仰、文化艺术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情况。
据悉,武当山各宫观及武当博物馆、丹江口市博物馆等处现存有100多尊宋、元、明、清玄帝造像,各大宫观正位上供奉的玄帝造像多出自“尚方”,由皇帝命官匠制作,并派内臣赉送安奉的,其余玄帝造像或是道士或是各地道教信众捐资铸造斋送的。
然后,杨教授从造像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造像的手印、造像的宗教意义、造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造像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论述。他还提到,武当山玄帝造像在社会生活中的朝拜、祈福作用对民间(俗)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展开揭示了武当山玄帝造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之二朱氏金砖
接着,杨教授介绍了明代武当山各宫观供奉的玄帝及从官造像的四个来源,即敕建时命工匠塑造、明帝命官匠铸造赉送、各地道士化缘募捐铸造以及各地信士捐资铸造恭送到山。
金殿龟蛇二将
根据《明实录》《大岳太和山志》、武当山现存明代碑刻等文献初步统计,明帝铸造赉送奉安玄帝及从神像至少有13次。此外,内阁大学士严嵩、徐阶等名臣,以及各地道教信士均有捐资施财铸造或塑造玄天上帝及其从神像,恭送武当山宫观岩庙安座。
从图像学出发,杨教授分析了武当山明代玄帝有关站像、坐像、卧像等造型的特征,通过分析神像的年龄、装束等特征讲述静乐国王子在武当山修道的经历和得道飞升后在天界的地位及神职功能。
最后,杨教授重点阐释了手印的文化意义。杨教授认为,玄帝造像的手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不同的手印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祈愿,如无畏印代表驱除一切恐怖、烦恼,与愿印代表满足众生愿望等,这些手印不仅体现了中国道家哲学的宇宙观,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美学等观念相呼应。”